关于印发《平顶山市科普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6-04-08       浏览人数:
   平科协〔2016〕4号
 
各县(市、区)科协、素质办,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全市学会(协会、研究会)、企业科协,全市各级科普教育基地、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高等院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大力提升我市科学传播能力,切实提高科普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全市公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现将《平顶山市科普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平顶山市科学技术协会     平顶山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 2月16 日
 
 
  
平顶山市科普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实施,适应新时期科普传播方式的变化,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个性化科普需求,大力提升我市科学传播能力,切实提高科普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我市公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需求导向,以推动《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为主线,建立健全科普信息化支撑体系,突出科普内容建设,提升科普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科普信息化设施建设,实现科普方式方法的变革升级,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个性化科普需求。
    二、工作目标
    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和资源,丰富科普内容,创新表达形式,通过多种网络和移动终端便捷传播,探索建立市场机制多元化运营模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大幅快速提升我市科普服务能力,提高科普的时效性和覆盖面,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个性化科普需求,实现公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
    (一)聚焦科普需求丰富科普内容
把满足公众的科普需求和创新驱动发展对科普的需求作为主要任务,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丰富科普内容,满足不同受众的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的作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公众关注的卫生健康、食品安全、低碳生活、心理关怀、应急避险、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反对愚昧迷信等热点和焦点问题,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及时解疑释惑。
    (二)运用多元化手段拓宽科学传播渠道
牢固树立借助为主、自建为辅的科学传播渠道建设理念,充分利用和借助现有传播渠道开展科学传播。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等专业机构的合作,拓宽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科学传播渠道,运用科普网站、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开展科学传播,让科学知识在网上流行。加强与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大众传媒机构的合作,建设科普栏目,传播科普内容。
    (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创新科普运营模式
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和网络优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借助现有信息服务平台,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融合配置社会资源,建立完善科普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机制,促进全市科普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四)大力推动信息化与传统科普的深度融合
积极探索融合创新模式。通过各级科协(科普)网站、各级科技、教育、农业、卫生等部门网站和微信、微博等科普活动在线平台,引导公众参与,促进科普活动线上线下结合,实现包括科普期刊、网站、微信、微博、移动网络终端在内的多渠道传播,打造“科普平顶山”全媒体科普品牌。
    三、工作重点
     (一)建立健全科普信息化支撑体系
    要强化科普信息化战略思维,树立“开放、共享、协作、参与”的互联网理念,遵循“科学权威、互联互通,内容为王、渠道为重,融合创新、迭代发展”的方针,以“科普中国”和“科普河南”品牌为统领,做到顶层设计与地方、基层实际相衔接,开通“科普平顶山”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发挥我市科教人才资源集聚优势,坚持需求导向,突出科普内容建设,充分依托现有企业和社会机构,借助现有传播渠道和信息服务平台,编织科普信息化传播网络,促进科普信息资源广泛深度应用,建立完善科普信息化建设社会动员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科普信息化支撑体系,推进科普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
   (二)突出科普内容建设
科普内容建设是科普信息化的基础。要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普需求和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结合区域特点,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社会公众等各方面力量的作用,发挥在科普创作方面的优势,顺应信息化社会科学传播视频化、移动化、社交化、游戏化等发展趋势,综合运用图文、动漫、音视频、游戏、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普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从一屏到多屏、从平面媒体到全媒体的融和转变。强化科普与艺术、人文融合,充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动漫等形式,充分运用形象化、人格化、故事化、情感化等创作方法,突出科普内容建设,增强科普作品的吸引力。
    (三)提升科普信息化平台建设
要充分利用和借助现有传播渠道开展科学传播,发挥好现有科普网站、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互联网科学传播渠道作用。大力提升平顶山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科普平顶山”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等科普传播新媒体平台服务能力建设,丰富科普内容。各级科协、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开通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栏目,积极推动与车站、商场、超市、医院、电影院线等公共服务场所以及移动服务运营商的合作,将科普游戏、科普微电影、科普移动客户端、科普视频等优质科普内容作为公益性增值服务提供给公众。
    (四)加强科普信息化设施建设
要积极推动将科普信息化设施建设纳入到城乡发展规划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在对现有的科普画廊、科普宣传设施进行维护更新的基础上,推动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和部门建设电子科普画廊、科普橱窗(科普宣传栏),把新型科普基础设施资源的创新开发与已有科普基础设施改造利用结合起来,科学合理有效地整合开发利用资源,提高我市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四、实施步骤
我市科普信息化建设期拟为2016-2018年,即,2016年提升科普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科普信息化设施建设,基本建成科普信息化支撑体系;2017年丰富科普内容,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2018年继续奠定持续发展基础,确立持续运营模式;2018年以后,进入常态高效运营。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科协要成立科普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推动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将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各级科协年度工作计划,作为科协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级学会、企业科协及相关科研院所和各级科普教育基地等要将科普信息化建设纳入自身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各级科协、市级学会、科研院所要积极申报中国科协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争取国家科普信息化专项经费支持。同时,各级财政、科协、科技、教育、农业等部门每年预算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科普信息化建设。要加大部门资金的集成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经费参与科普信息化建设。
   (三)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加强对科普创作人才和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科技工作者、技术专家、科普志愿者等积极投入科普创作,另一方面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的科学传播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科普志愿者队伍。基层科协要提高农村实用科普骨干人才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对基层科普组织人员、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业务骨干、农村科普示范户、农村科普(科技)带头人以及基层科技工作者的信息化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信息
化科普服务能力。要提高城镇社区和企业科普人才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科普组织、科普场馆、科技团体、社区科普大学等,充分发挥社区科普大学、科普教育基地、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开展信息化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社区、企业实用科普人才。要提高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对中小学科技教师、大学生志愿者、老科技工作者等专兼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增强他们针对青少年学生开展信息化科普服务的能力。
   (四)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要依托“科普中国”和“科普河南”平台,做好科普资源采集、推广、宣传工作。组织动员高校、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企业、网络传播媒体、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技示范园区等生产和上传科普信息资源,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推出更多的有知有趣有用的科普精品,建立网络科普大超市。凸显“形式创新、互动参与、提升兴趣”特色,整合网民提供的资源、互联网已有资源、线下活动资源等,采取开放空间、公众参与、用户生产内容、建立链接等多种方式,搭建公众与公众、公众与网站、网站与网站、线上与线下等的交流互动和信息互换平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各县(市、区)科协要动员组织农技协、社区科普大学、社区科普协会、科普小组、科普服务站和科普志愿者组织等主动获取符合当地需求的科普信息资源,面向本地区、本渠道科普受众群体进行广泛传播,促进科普信息资源的广泛深度应用。
    (五)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各级科协组织要积极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及公众积极关注和参与“科普平顶山”全媒体品牌建设,扩大“科普平顶山”品牌影响力和传播面。
    (六)建立激励机制
    要广泛动员社会参与,激发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参与科普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完善以公众关注度为科学传播绩效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和对科普信息化优秀重点项目经费资助制度。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推广经验,对在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优秀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七)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建立渠道畅通、双向互动的信息反馈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信息化工作格局,提升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各级科协、素质办、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全市各学会、协会、研究会、企业科协等要注意收集科普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好的做法,及时反馈给市科协和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分享到:
[打印此页] [关闭本页]